金山桥街道作为经开区较早的规划编制区,辖区内企业众多、流动人员规模大且流动性强。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治理格局,金山桥街道持续探索“三抓三促”工作法,切实将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不断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
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促源头防控
搭建微平台,社区构建“邻里议事会”平台,党员任调解员,围绕小区建设开展议事,人民调解员以小广场等地为驻点,支起小马扎倾听收集民意。畅通诉求渠道,依托“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治理体系,将网格员常态巡查走访、网格微信群收集的社情民意相结合,及时全面掌握矛盾纠纷总数和类型。打造“金”品牌,深入探索“精网微格”治理模式,打造“彩虹管家”特色治理品牌,整合人员信息、划分帮扶群体,根据矛盾特点分类定级调解,对一般纠纷就地调解,疑难问题联合多部门攻坚化解。2024年以来,帮扶重点人群1500余人次,调解邻里家庭矛盾78件。
抓统筹科学布局
促高效化解
完善阵地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实现集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格局,同时,安监、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整建制入驻,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矛盾化解综合体系。优化调解队伍,组建政法干警、律师、人民调解员等40余人的专业调解队伍,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格局,实现矛盾的多元调处与“一站式”解决。强化科技赋能,搭建“一网统管”综合指挥平台,绘制全街全景网格GIS地图,通过智慧网格、AI处置中心、监督平台、联动指挥、营商服务和智能大数据分析六大功能,以线上精准流转办理推动线下协同化解;联合石桥派出所探索“数字化警网融合”新模式,极大增强了矛盾纠纷快速响应与精准处置能力。2024年排查矛盾纠纷108起,调解成功106起,调解率达98.15%。
抓长效巩固成果
促深化提升
做实宣传引导,组建宣讲团深入辖区开展普法宣传与以案释法工作,筑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深化会商研判,社会治理与司法管理办公室牵头多部门联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形势、商讨对策。建立回访机制,形成“一事一档一回访”机制,街道对已经调解成功的事件,通过电话或上门方式即时回访,关注协议落实与当事人满意度,切实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