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江苏长安网
您好!今天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平安建设> >  

数字检察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发布日期:2024/7/10 作者:xzzfw2019 文章来源: 点击率:4809

 近年来,云龙区检察院依托数字检察资源和技术优势,逐渐探索形成覆盖“四大检察”“十大检察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监督架构,通过智能、集约、高效化手段不断将传统“被动受案、个案办理”引向“主动履职、类案办理、深层治理”,开创法律监督工作新局面。

 “前阵子因为伤病无法工作,更何况上有老下有小,全家都靠我养,现在更揭不开锅了。工地在外地,回去一趟又得请假扣工资,还有路费,想想就头疼,而且见面也不一定能谈拢……”在办理一起轻伤害案件时,被害人向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检察官反映了案发后的现实困难。

 矛盾纠纷如何高效化解?“数字赋能”给出了解题路径。

图片

 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该院数字检察办案中心检察官使用“云和解”系统创建线上“调解空间”,随机抽取人民调解员、社工等力量参与,经过多轮不见面调解,双方最终就赔偿金额及方式达成共识,签署了刑事和解协议。

 “双方当事人为赶工程进度而争抢配电箱,一言不合发生肢体冲突,如果面对面,双方容易情绪激动,导致双方成本增加,而且案件容易僵持,不利于社会稳定。”办案检察官说。

图片

 “云智听”系统为该案的公开听证开辟了线上通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受邀参加,联合开展释法说理和公开训诫,用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轻微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案件虽圆满结案,但涉工地案件背后的基层治理问题不容小觑。

 检察官通过该院轻罪治理平台“驾驶舱”可视化治理界面进行研判发现,辖区内各工地工友纠纷、工地电缆失窃案件频发,这些虽是发生在工地上的“小案”,背后却是人财物管理的大文章。

 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数据是连接这两个阶段的关键一环。据统计,云龙辖区现有建筑工地80余个,施工人员人数较大且构成复杂,施工建材数量庞大且易获取,如果工地管理不严格、防范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肢体冲突、财物失窃等事件,不仅延误项目进度,也会给建筑企业带来财产损失。

 因此,云龙区检察院在现有工作网端的基础上,探索搭建轻罪治理云平台,以常见多发轻罪案件数据为基础,结合类案治理需求,将分散在个案的信息进行提取、汇总,选择发案时间、作案方式、犯罪人信息等数据要素予以标注,形成可视化治理场景,为开展类罪治理、犯罪预防、专题调研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通过汇聚数据归集仓打造相对应的应用平台,从数据整合、综合履职、一体协同等方面优化数字检察监督办案,对各区域案件数量、类型、发案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定期形成包含数据分析和展示、问题和原因分析、检察意见等在内的区域治理报告,从而更好地将检察履职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减少风险隐患,以‘数字改革’助力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提升。”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春丽认为,检察机关必须紧盯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完善数字检察路径,以检察机关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

图片

 不仅如此,针对该类型案件所暴露出的安保漏洞和管理盲区,该院联合公安对辖区建筑工地进行走访,召开安全生产专题座谈会,从加强人员管理、完善监控系统、健全巡防机制等方面入手,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环境进行治理,有效减少建筑工地故意伤害、盗窃类案件的发生,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主办单位:中共徐州市委政法委员会
苏ICP备11063937号-2

Copyright 2024 www.xzzf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共徐州市委政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