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徐州市政法机关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政法机关法治建设生力军作用,忠诚履职,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不断推出改革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服务保障工作质效,奋力谱写了我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新篇章。徐州政法微信公众号推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行时”专栏,持续报道全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做法成效,促进交流互鉴。
近年来,徐州市司法局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加快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进一步规范行使行政裁量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法治化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相关工作经验被省司法厅、《江苏法治报》等肯定推广,获评“2023年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事)例”“徐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
强化顶层设计
构建行政裁量权基准工作机制
高位部署实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工作,市委深改委、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专题研究,制定行政裁量权规范中长期工作规划,确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内涵和理念考量,规定行政执法事项具体裁量标准,对全市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撑,保障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全面依法履职,更好地保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精准规范基准。市司法局联合市委编办、市政务办全面梳理市设执法权力事项共404项,并对其进行分析研判,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节点,对行政裁量权基准进行清理、评估、修订、完善,推动14家市级机关按照规范性文件形式制定裁量权基准。
形成系统合力。市、县两级政府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协作机制,以分管领导为组长,负责统筹推进、指导协调,司法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多措并举推动工作落实。市级有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本系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
强化宣传培训
保障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施行
健全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徐州市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权责、程序和适用规范,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征收征用、行政确认、行政检查等7类主要行政执法事项,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规范执法尺度。将行政裁量权基准规范纳入《全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专项内容,列入法治建设考评指标体系和法治政府建设督查内容。联合成立督查指导小组,2次对全市各执法机关进行了专项督查。将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纳入全市执法人员培训计划,并列入年度注册考核考试内容,2023年全年开展30余场次、5800余人次培训。
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官方门户网站、新媒体、报刊、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开展典型案例评选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使广大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充分了解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监督和评议行政执法活动。2023年全市行政诉讼一审败诉率3.79%,比去年同期下降13.6%。
强化常治长效
提升行政裁量基准工作水平
普遍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按照“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组织行政执法机关对已经制定的行政裁量权基准进行规范清理,全市517家行政执法单位进行了行政裁量权基准全面清理工作,14家市级机关制定了2000余条基准并重新公布,县级行政执法部门也做好了全面启动细化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准备。 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拥有了细化量化的执法尺度,简单粗暴执法、趋利执法、任性执法等问题极大减少,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提升,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截至2023年底,无因行政裁量幅度不当而产生的行政执法投诉,全市执法不规范投诉比去年同期下降300%。 打造行政裁量权基准徐州样本。我市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相关做法具有标准清晰、容易操作等特征,受到省司法厅高度肯定,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司法行政专刊等多种形式推广,为全省行政执法机关制定行政裁量基准提供了可复制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