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沂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总要求,以基层社会治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重点,创新实施“456工作法”、“法治书记”工程、“政法三人组”服务企业等社会治理项目,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稳步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推动平安新沂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跃
聚焦“四力”抓治理
加快构建“善治新沂”新模式
新沂市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和徐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以“善治新沂”为核心,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方向,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为重点,创新实施“456工作法”和“法治书记”等项目,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连续三年实现了治安案件下降、矛盾纠纷下降、12345投诉下降,群众安全感提升、政法队伍满意度提升、扫黑除恶斗争满意率提升的“三降三升”良好态势。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工程为抓手,把党的领导贯穿社会治理的各领域、全过程。
在全省县域率先成立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体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部署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每季度召开市域社会治理现场会,积极打造镇(街道)、村(社区)社会治理特色亮点阵地。
出台《新沂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建立受理交办、多元化解、会商研判、考核问效等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机制,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
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推动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围绕试点创建,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每季度开展自查评估工作,针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挂图作战方式,倒排工期,一项一项盯紧落实,形成工作闭环。
夯实治理基础,增强社会治理能力
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不断提升基层“末梢治理”能力。
在现有1065个网格基础上,划分微网格3294个,建立了“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治理效能。去年来,各类网格上报信息4.7万件,网格事件及时处置率达99%以上,群众对网格工作满意率达100%。
选派18名市四套班子领导任镇(街道)第一书记、254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任村第一书记,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察民情、识民忧、办实事,锤炼干部作风,增进干群关系
三巩固提升“三大”专项行动成效
市级设立1亿元资金池专项保障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布局建设7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设立床位2300余张,对全市五保老人等进行托底保障。累计为190名无户籍妇女儿童办理落户,享受社会保障政策。率先在徐州成立县级精神专科医院,改(扩)建精神专科医院2所,新增床位710张,实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管尽管”。
创新治理元素,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坚持分行业、分领域打造特色亮点,将社会治理点上的“盆景”逐渐转变为面上的“风景”。
持续推行“456工作法”(四进:法治宣传进小区、平安创建进楼栋、疫情防控进家庭、网格服务进民心;五听:听民意、听民生、听民智、听需求、听困难;六事: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督事),先后引导全市6000多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网格报到,组建94支党员先锋服务队和10支应急突击队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和政策宣传、健康护理、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方面工作。
充分发挥政法干警职业优势,从全市选派461名优秀党员政法干警到村(社区)担任“法治书记”,常态化开展“敲门问平安、入户讲法治”活动。目前“法治书记”共走访居民22多万户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近6000条,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1200多起,解决社会治安突出问题1000多件,帮群众解决困难近2500件。
按照“1名法官或司法行政人员、1名检察官、1名公安干警”的模式,成立30支服务企业的“政法三人服务小组”,把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送到企业一线。去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30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8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强化矛盾调处,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提高社会治理质效。
统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综治中心、12345政府热线平台、矛盾调处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分散资源,实行“一中心”集聚、一体化运行。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公证鉴定等窗口,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加快构建“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党政兜底、信访统筹协调”新模式。去年,全市各类调解组织排查矛盾纠纷2.1万起,受理各类矛盾纠纷超过1.9万件,调解率100%,成功率99.9%。
三大力提升信访治理成效
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制定出台初访、重复访、越级访、异常访事项规范办理“四项制度”和信访工作约谈、问责“两个办法”,压紧压实各级信访工作责任。去年以来全市进京赴省信访事项同比下降26.7%,“国治件”化解稳定率达100%。